首页 > 山东新闻工作者协会 > 获奖作品 > 正文

大河流日夜

  电视新闻记录片——

  《大河流日夜》

  刊播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台

  作    者:集体(李志欣 叶丁华 徐晗 房毅 陈思杰王忠 范维坚 王霖 刘皓天 于鉴)

  编    辑:叶丁华 李志欣 王翯

  abb62438817e3c0cc6e75475a067516 

  作品链接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MjY1OTA0Mw.html 

  专家点评:

  大河流日夜,生生永不息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常庆

  从1996年到2021年,3000多个日夜,在大河漫长的奔流史中,这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块时间碎片,但对黄河岸边的刘灿东村乃至整个滩区的群众来说,这却是一段重要的命运转折。纪录片《大河流日夜》便是从此切入,呈现黄河滩区群众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踏入新的时代,创造新的生活。

  纪录片中,刘灿东村的祖辈在黄河岸边落脚,扎根生长,他们受益于大河馈赠,也饱经水患之苦,与奋斗和隐忍间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人,当他们站到历史的转折点,搬迁还是坚守,出走还是回归,都成为需要再三思量的抉择。纪录片的一个切口便是刘兆山一家四代人的命运轨迹,传统与未来,家族与个体,当下与远方,在黄河再一次漫滩之后激烈地碰撞了起来。

  刘兆山老人生于黄河滩区,长于黄河滩区,他听从祖辈规训,信任自然经验,尽心尽力完成一个农民对土地的承诺。现实却是,他的大家长威严已经面临挑战,他的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也不再像他那样笃信土地,他们试图离开家族曾经赖以为生的大河,南下寻找新的生存机遇。纪录片呈现了每个人的不同选择,而这选择的背后则是时代发展中人与自然复杂关系的变化。生于这片土地的人挣扎着离开这片土地,他们一度认为,更好的生活其实是在土地之外。而当他们一路颠簸至远方,转身回望,却发现他们的根早已经深深地扎进了那片土地里,黄河水里流淌着他们的乡愁。

  一个家族的命运就在这个大时代中转了一个圈,刘兆山固守在黄河原点,刘兆山的重孙辈田田重新回到黄河原点。在这部纪录片中,刘兆山和田田在一起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一老一小,他们平凡日常的生活细节却恰恰蕴含了传承的意义。比如两人在落了雪的农田里,刘兆山用他的旱烟杆拂开积雪,带田田看嫩绿的麦苗,满心欢喜,期待着来年的收成,要给田田打花糕、蒸枣卷子。而此时此刻,天真烂漫的田田虽然尚不理解一个人老人对土地的这种依恋,但是她的心里早已经播撒下种子,她这一代人就如那麦苗,被寄予未来的希望。这一场其实也是整部纪录片中让人十分感动的地方之一,“不久后,刘兆山老人去世。”他没有看到来年小麦金黄一片的丰收喜景,更没看到多年后黄河滩区居民的新生活。而这也恰恰说明,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只凭一代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

  这部纪录片特别珍贵的地方也在于它的真诚且坦荡地记录下一件靠几代人接续完成的时代大事件。它没有回避黄河滩区迁建过程中的曲折,没有回避那些“搬不动”的大事和细节,没有回避老百姓的抱怨,没有回避政策的变化,而恰恰正是这些说明了最后新区建设成功的来之不易,那些喜悦和昂扬的情绪里还有更加深刻的内容。纪录片的最后有一场招聘会,台下坐着很多老人,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20多年前的刘兆山。可是,他们和刘兆山不是一代人,他们当中有人或许对这片土地动摇过,或许也曾试图离开过,但是当他们迁入新楼房,开启新生活的时候,定然也在重新理解土地的意义。土地不是只能生产粮食,还孕育着许多新机遇,扎根这片土地的人可以创造无限可能。

  同样,这部时间跨度25年的纪录片也是靠两代纪录片人接力完成的,这与纪录片的内容无意中形成了一种时间意义上的呼应,让人肃然起敬。或许由于拍摄设备的不同,我们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镜头质感的变化,但这并不是美玉上的瑕疵,而是时间的留痕。它就像镜头中人物衣着、建筑风景的变化一样,诉说着时代的变迁。对当下的纪录片拍摄和制作来说,这部纪录片提供了太多可供借鉴的经验,为修正伪纪录片的泛滥树立了专业的典范。特别是大事件、大题材的跟踪记录,无畏时间跨度,不求一时之功,而是有毅力、有恒心做最真实地记录。这就是纪录片创作者的使命:我们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宏大时代,我们是亲历者,也是记录者。

  毫无疑问,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是这个时代的安澜盛事,山东60万滩区群众一圆“安居梦”和“小康梦”,我们不会回避批评,但也不会隐藏赞美,这部纪录片则是将这一时代正能量转化成大能量的一次努力,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铭记,被感动,被鼓舞。

  大河磅礴敦厚,日夜奔涌不息。我们依赖黄河,理解黄河,拥抱黄河,用我们的方式书写我们的安澜史。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不是句号,而是一个新开始,关于黄河的记录更是没有终点,只有一次次新的出发和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