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东
步入第四季度,宏观经济终于开始呈现出筑底企稳的迹象。这轮持续经年,最早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似乎就要走到尽头。
但是很显然,这个已经深深楔入经济史的“大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会像风一般就此散去。
因为,正是这一轮危机,让长久以来,习惯了“风景这边独好”,习惯于自己掌控发展节奏的中国经济,第一次感受到了全球性“经济周期”的强悍逻辑。
并不是说中国的经济运行不具备周期性。经济总是在波动中前行,起伏中演进。世界如是,中国自然也概莫能外。只不过,对于30多年前才开始市场化进程的中国经济而言,一直以来,“经济周期”其实都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存在。
很大程度上,中国经济的周期更多的是“政策周期”,或者说“行政周期”。1978年对农村劳动力的解放,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改革,1992年小平南巡,2001年“入世”……每一个政策的“春天”,无一例外都开启了新一轮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闸门。更不用说,地方以换届为周期,带来的经济热点的转换。
个中原因很简单:对于从计划体制下逐步挣脱而出的中国经济,政府手握大量资源,政府、政策鼓励与否,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银行贷款、上市指标、税收优惠,诸多要素都会随之而动,因之而变。就像一种有些极端的说法,中国企业主要还是 “政策下的蛋”,逢春而发,遇热出壳。
这种“行政周期”左右下的经济运行,让中国对依靠行政手段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幅有着一种强大的自信。企业也渐渐形成了“路径依赖”,精于捕捉政治大气候下的商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更多期待来自政府的 “金手指”消弭危机、渡过困境。
但是时移势异,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日益深入,经济本身的周期正在相当程度上“替代”政策周期,成为主导经济运行的力量。就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人士所言,“一些人认为速度下来是主动调控的结果,言下之意是明年想让它上去就可以上去,但其实是上不去的,硬推上去的话,后果会很严重。”
我们要看到,就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 “手”具有最佳的配置资源的能力,“经济周期”也已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扁桃体,也不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洪水猛兽。“经济周期”,就如同物竞天择般的生物演化。在跌落和起伏间,留存那些优秀的“适者”,惩罚那些浑噩无极、抱残守缺、见事不明的“劣者”。在适者生存的逻辑下,推动经济走向下一个高峰。
因此,如何与“周期”相处,如何在“周期”下生存,就成为政府的管理者和企业家们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政府而言,核心依然是回归“守夜人”的本分,尽可能地从商业活动中抽身,能交给市场的都交给市场。不再把目光只盯在保增长,不再反应过度地试图熨平经济周期的每一个波幅。正如十八大报告明确的经改核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对于企业而言,则要研判趋势,预判拐点,顺势而为,学会“拥抱萧条”。有统计,全世界创新领域的好公司大半都是在经济低谷期创办的。因为相比火热的经济上升期,危机让他们的头脑更清醒,目标更明确。躲避了资本缩水,积攒了必要资金,面对萎靡的要素价格,创业也更为容易。把握得当,危机就可以是赐予未来伟大企业家的礼物。
我们相信,只有更好、更快地走出“政策周期”下的行为惯性,学习在真正的“经济周期”下生存,这一轮衰退付出的学费,才物有所值。就像经历了1929年的大萧条后,美国经济曾有过的“更上层楼”。
附件: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青岛日报,报纸言论,学会“周期”下生存).doc